报告期内,公司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全国医疗卫生事业长期持续发展的确定性,以战略为牵引,探索新路径、寻找新方法、激发新动能,持续强化产品能力和技术积累,提升服务水平,提升企业运营水平与管理成效,优化组织架构,努力在民生健康301507)、智慧医疗等国家需要的领域坚定变革、向新而行。
1.持续推动新产品开发,创新全服务链协同模式。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临床和疾病为导向,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报告期内,在MetaCAP、遗传病全基因组测序、过敏原组分检测、实体瘤甲基化测序、质谱氨基酸谱等领域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结合临床学科建设趋势以及多技术平台的需求,新项目研发成果亮眼,开发出tNGS+微生物形态学、MetaCAP+病理、病理+等多技术平台联合检测服务,推出近20个多学科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丰富了临床多平台整合报告。在感染、神经免疫、遗传病等领域新增多个平台,通过学科平台建设与多产能中心布局为临床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务。公司持续升级迭代客户全旅程一站式服务平台,用户月活数增长明显。通过24小时无间断客服、极速电子报告单等功能提升客户线上体验及满意度,创新推出数字化临床服务产品,为临床客户提供辅助诊断的增值服务,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和粘性。
2.持续改善TAT,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多中心布局、物流渠道建设、发单流程优化、多频次运输、服务绿色通道搭建、数字化报告单推广等多种措施,大幅压缩交付时间,实现20%的项目TAT缩短超24小时,爆款产品的极限TAT领先行业。
3.持续完善临床咨询多渠道建设。打通在线临床咨询专用通道,借助客服机器人为客户提供全天候临床咨询服务;走进客户现场组建多学科多技术平台联合MDT会诊,打造更贴近临床的咨询服务,持续积累品牌势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服务口碑。
1.进一步推进集中生产,精细化运营,降低生产成本。完成产能中心布局规划和特色疾病诊断中心整合规划,在满足服务的前提下,推动集约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逐步启动生产中心的建设,搭建干湿分离管理和调度信息化平台;梳理大型共建项目,完成复盘与规划,以精细化管理提升试剂及设备使用率,通过全集团“一盘棋”的实验室运营,实现降本增效。
2.升级自动化IOT设备。聚焦人员密集生产环节,研发推广应用自动化设备,落地应用靶向高通量测序前处理、提取建库等自动化设备,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报告期内,第三代自动化分拣仪正式上线,覆盖所有类型标准采血管。智能物料管理预警系统升级并陆续推广上线,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呆滞过期试剂损失。
3.推动成本数据透明,助力价格管理和外包决策。报告期内,推动精确成本核算的生产成本系统进一步完善,完成多个学科上线,并在价格管理、试剂评估、套餐优化、外包决策及客户扣率管理等方面取得成效。
(三)充分激发全员创新活力,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创新平台及成果再上新台阶
报告期内,公司在不断推动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同时,进一步发挥自身在生命健康领域拥有的大样本和大数据核心资源优势,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持续推动成果产业化、合作投资及人才支撑,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着力构建“共创、共享、共赢”的开放创新体系。
1.医检重大科研项目和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成功推进基于组织抗原基质的抗体筛查、感染药物浓度和药物基因、孕期胆汁淤积质谱筛查、IgA肾病标志物、HPV中和抗体、活细胞CBA等多个技术和临床领域的重大研发立项,三个重大立项完成结题。转化落地生化遗传酶学检测、CAR-T检测、罕见病原体检测、遗传病全基因组测序、γ-干扰素抗体检测等一大批新项目,助力公司在罕见病、免疫治疗、真菌感染等领域填补技术空白,突破技术瓶颈,确立技术领先优势。与湘雅医院联合建立的溶酶体贮积症生化遗传检测平台,实现了溶酶体疾病的精准诊断;罕见病原体研发重大立项已开展188项罕见病原体项目,成为全国第一家可提供疑难罕见病原体检测项目服务的公司;CAR-T细胞治疗全流程监测项目与同济医院合作建立了CAR-T细胞治疗个体化检测方案和定制化服务平台,为CAR-T细胞治疗全程管理奠定了检测平台基础。
2.国家级平台及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报告期内,广州金域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公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系目前国内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技术创新平台之一,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五部委联合授予,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对企业综合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认可。报告期内吉林金域和昆明金域被评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累计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21家。新增各类标准制修订项目共22项,包括2项国家标准,首次在数字化及病理领域参与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罕见病实验诊断关键技术创新与规模应用”项目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SHH型髓母细胞瘤甲基化位点的应用”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等。此外,还获ICQCC金奖1项,国家级6项。
(四)以AI技术应用为引擎,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速,“医检4.0”取得显著成效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聚焦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改善客户体验三大目标,在业务数字化、数字化业务、技术与数据基础优化等三大板块持续发力,并以AI技术为引擎,全力构建“共创、共享、共赢”的产业生态。
1.业务数字化方面。各业务领域的数字化赋能均有所覆盖并取得了较大进展。营销与服务领域,KMC客户一站式服务平台、CRM、域医通、智慧报告、智能客服机器人等系统和应用,对客户服务和规范管理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生产领域,宫颈癌智慧筛查工作站、KMfow流式生产管理系统等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成果的落地,大力推动了实验室的提质增效;供应链领域的SRM、WMS等系统建设也进一步加速了大供应链运营体系的升级,助力公司管理与决策提效。
2.数字化业务方面。落地推广流式TBNK、流式HIV及分子智能诊断PCR等三个智能分析系统,涵盖流式、微生物、血液、分子诊断等领域,极大降低了人工耗时。在医检大数据应用的探索中,也打造了诸如Kingnet病原学监测网大数据平台、宫颈癌筛查大数据模型与智能分析等项目,其成果的落地对效率提升、服务升级和项目合作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与标杆效应。宫颈细胞学AI、免疫荧光AI项目均实现落地应用并取得较好成效。其中宫颈细胞学AI年总调用量超百
3.技术与数据基础方面。制定公司级数据战略,聚焦客户、产品、检测项目、组织等四大主数据,开展数据治理,为后续发挥医学数据资产价值做好充分准备。在技术架构与IT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升级,支撑上层众多业务系统的顺畅运作。在技术能力储备上,积极拥抱技术热点,探索生成式AI在医检垂直领域的应用落地。信息安全进一步提升,顺利通过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DSMM)认证。
1.“产学研金”融合创新模式成果丰硕。积极探索、梳理具有金域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生态效应初显。高质量的产学研合作在技术攻关、业务模式创新、科研协作和品牌共赢等多方面具有独特价值。通过多年探索,公司总结了联合科技攻关、共建研发平台、组建/参与专科联盟协作组、成果转移转化、联合人才培养、创新企业投资孵化六种模式,并在各模式涌现出代表性合作项目。如联合科技攻关:联合开展的儿童血液肿瘤预后标志物的挖掘;共建研发平台:建设“湘雅-金域联合共建遗传生化实验室”解决全国溶酶体贮积症患者诊断可及的问题;组建/参与专科联盟协作组:携手共同发起成立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专科联盟推动神经内科学科水平提升;成果转移转化:引入抗γ干扰素抗体自身抗体检测用于免疫缺陷和慢性复杂性感染诊疗;联合人才培养: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培养医学方向研究生、研发质谱新项目;创新企业投资孵化:投资天海新域以满足神经系统疾病的技术开发与临床优质服务。在项目合作过程中,金域持续完善产学研机制及流程与提升人员能力,保障创新效率提升及成果质量。2023年签约合作项目49项,其中,围绕当前诊疗需求较大的感染、肿瘤、血液、神经疾病领域34项,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支撑。
2.智慧医检生态初具成效。积极推进产业链资源整合,与多家医药企业开展在甲状腺、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及大数据和AI技术应用方面的合作。宫颈细胞数字病理图像处理软件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基于自身技术及资源优势,联合ICT资源,与腾讯、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驱动医学检验全链条多场景的智能化应用探索与落地,并辐射至医检产业链。成功举办2023“域见杯”医检人工智能开发者大赛,探索医学大语言模型解决方案,吸引了海内外1241支团队超1600人次参赛;上线全国首个临床检验与病理诊断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满足开发者从数据训练到人工智能应用部署的一站式AI研发需求,促进产业资源的汇聚与行业生态的交流。“交互式MyPyCircos可视化平台”斩获首届Bio-OS开源开放生物信息大赛任务挑战赛道第一名。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口老龄化加速,医疗保健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为行业带了新的机遇,因此第三方医检行业在近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监管的进一步加强,行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是近年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2023年,国家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提升地市和县级医疗水平。同时,81个区域试点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第三方医学检验同时兼备领先的检验技术、标准化的质量管理、精益的运营管理和广覆盖的服务网络,上可满足国家级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对疑难罕见疾病的诊断需求,下可覆盖至各县域、社区,满足基层百姓在家门口获得优质医学检验的需求,满足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的整体检验能力建设与运营的新需求。
与此同时,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和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是医改的重要内容。目前,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已进行至全覆盖的收尾阶段。在实施DRG支付方式改革的同时,浙江省先行推进门诊按人头包干结合门诊病例分组(APG)支付方式改革。此外,根据国家医保局部署,近年来多个省际体外诊断试剂采购联盟的成立,带来临床检验试剂价格采购成本的大幅降低,进而降低相关检验项目价格。这些政策的实施短期可能导致检验项目减少、检验价格下调,对行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从医保改革的发展目标来看,未来医保支付更有效率,检验科将转变为成本控制中心,医院有望加大医检外包的力度,行业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不仅表现在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追求,更体现在疾病预防、健康管理意识的提升。
截至2023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5.4%,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带来疾病诊疗需求的增加,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规模不断增加。据《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均卫生总费用6010元,相比2021年人均卫生总费用5440元增长10.5%,相较于2019年人均卫生总费用4669元增长28.7%。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统计,在2015-2021年公立医院收入中,住院病人的检查费占比从8.5%提升至10.2%。随着临床诊疗的持续规范,精准诊断的需求增加,精准检测的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
在《“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等国家政策的指导下,随着政策的实施和疾病知识的普及,公众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加深,对于健康管理的需求更强烈。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2022年我国估计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与前几年相比有所增加,发病数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人口老龄化,二是公众肿瘤预防意识的提升和更便捷的医疗条件,带动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加肿瘤体检及国家筛查早诊早治项目,更多的肿瘤病例被及时检出。未来针对特定人群、特定疾病(如肿瘤等)的健康监测需求将显著增加,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为了保障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国家不断健全完善行风治理体系,提升医保基金监管能力,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进一步规范。2023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个部门发布《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随后8月启动了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的通知》,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仍是未来三年的巡查重点。
针对医保基金监管,国家医疗保障局在2023年出台《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2023年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于医疗机构合规使用医保基金进行智能化、常态化的监管,将促使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诊疗。
同时,针对检验项目外送,多地出台专项管理方案。如福建省卫健委发布《关于整治肿瘤基因检测不规范问题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降低患者负担工作方案》、陕西省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陕西省医疗机构样本外送检测相关规定(试行)的通知》、湖南省卫健委发布《湖南省医疗机构外送检测管理规范》等。
这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行业风气,为遵守合规经营的公司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推动第三方医检行业向着合规、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能力的提升,检验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兴的检验技术得以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场景中使用。例如,基因测序技术逐渐从遗传性疾病、肿瘤伴随诊断领域拓展至病原学检测领域,神经免疫相关标志物不断出现等。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越来越广,许多技术也逐渐从全国顶级医院走向普通医院,如测序技术、质谱技术等。
同时,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特别是AI大模型在医学检验领域的探索与应用,正深刻影响着未来医检行业的发展。当前医检服务行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行业需要在转型中深刻融入“医检+AI”理念,通过生物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体验和生产效率,并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第三方医学检验企业作为新兴技术的早期应用方,可以率先利用检验技术的与数字化的结合为临床提供更精准、更便捷、更普惠的检测产品与服务,助力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深化变革,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集团一盘棋”总体战略指导思想,持续加强与高水平医疗机构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升临床服务专业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夯实“顶天立地”的业务格局,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
1.强化学科建设,以创新为抓手,持续提升产品及服务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完成新项目开发412项。其中MetaCAP、遗传病全基因组测序、过敏原组分检测、实体瘤甲基化测序、质谱氨基酸谱等创新性项目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公司还整合多技术平台优势,推出近20个多学科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生长发育疾病、儿童血液肿瘤疾病、儿童神经疾病等多学科融合整体解决方案,开发出tNGS+微生物形态学、MetaCAP+病理等多技术平台联合检测服务,为临床提供多技术平台整合报告。2023年全年,金域医学中心实验室的肿瘤标志物筛查检测项目,收检样本量为1000万,达到新高;肿瘤分子诊断项目的收检样本量超14万例,其中肿瘤NGS检测项目大于7万例,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线)全方位提升临床服务,如搭建大客户服务响应绿色通道、24小时在线临床咨询专用通道、现场组建多学科多技术平台联合MDT会诊等打造更贴近临床的咨询服务,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服务势能。如通过多产能中心布局优势,以及丰富物流渠道、优化发单流程、多频次运输及数字化报告单等大幅改善TAT时间,打造出爆款产品tNGS,充分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效服务优势。
公司持续推进学科交流平台的搭建,报告期内新加入中国重复扩展疾病研究联盟、中国溶酶体贮积症诊疗联盟、国家儿童医学暨临床研究中心IEI联盟等,已加入的国家级疾病联盟和平台累计达27个。同时,积极推进多个疾病联盟在相关省区下沉落地,促进区域疾病诊疗规范化、均等化发展。如联合噬血细胞综合征专家联盟在20多个省成立分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规范诊疗;新加入东北三省周围神经和肌病联盟,通过制定、实施和优化临床诊疗和检验技术培训方案,重点推进东北三省周围神经肌病病理技术的标准化、区域化落地与推广应用等。
2.紧密衔接国家战略,多模式聚焦顶级客户,助力业务高质量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整合资源加强与国内顶级医学中心、高水平医院的多模式战略合作,推动三级医院合作家数逐年增加,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客户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助力公司业务向高层次发展。
公司充分发挥自身核心优势资源,以高质量多中心科研服务解决方案、产学研转化合作、疑难病诊断攻坚为抓手、全面整合产业链资源打造出多个标杆合作项目。其中包括联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开展的儿童血液肿瘤预后标志物的挖掘、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探索建立中国DLBCL分子分型几多因素复发预测模型等技术攻关型合作;也有联合湘雅医院建设“湘雅-金域联合共建遗传生化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联合申报“神经免疫性疾病精准诊断与细胞治疗监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联合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建设“西安市神经免疫疾病创新转化重点实验室”等共建研发平台型项目。具有金域特色的、以科技创新推动业务品牌共赢的业务模式转型初见成效。
公司通过协同顶级三级医院技术专家发布行业共识、临床科研转化应用、开展疾病规范化诊断流程培训等方式,助力疾病规范化诊疗能力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学术研讨、科研沟通、病例讨论等方式,共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超6000场,覆盖近50万名医疗工作者,实现医检服务质量、临床诊疗质量共同提升。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分级诊疗、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等政策要求,不断深化合作共建业务模式发展,围绕不同医院发展需求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助力医疗机构能力建设。
公司基于创新领先的技术及产品优势,全面优化升级感染、肿瘤、质谱、遗传、血液、神经等六大领域精准共建解决方案体系,新签约20余家三级医院精准共建合作项目,促进共建业务高质量发展。
公司进一步整合集约化综合服务优势以及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持续提升区域检验中心服务方案,深入推广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城市社区等区域检验中心共建服务模式,进一步夯实“立地”的业务优势。全年在合作项目近700个,其中区域实验室490余家,助力医院区域化特色学科建设,大大提升基层优质医检资源的可及性。
4.多领域创新业务模式成效显著,构建持续发展新生态。为助力国家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公司携手吉利德科学、武田等知名跨国药企,共促创新药赋能精准诊疗,提供创新药赋能精准诊疗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公司构建C端健康创新服务模式,联合互联网头部平台(美团、京东、阿里等)推出“居家快检”的服务模式。通过共同打造实惠、快速的居家快检服务,率先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落地,未来还将积极推进新的配送模式,打破传统服务模式的限制,进一步助力C端检验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报告期内,食品卫生检验业务稳步发展。在2023年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能力验证的考核结果级别为“4A”,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在2023年度广州市放射卫生检测能力室间比对的结果为优秀。食农、日化、公卫、营养健康等四大板块齐头并进,食农板块开展项目达6000项,检测样品量达2.6万批次。日化板块持续深耕,联合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成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育人基地,牵头起草团标新立项1项;牵头及参与团标3项。公卫事业板块开展超10场口腔类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继续助力医疗卫生安全。营养健康板块在构建营养健康生态共同体、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联合汤臣倍健300146)发起成立《食品营养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NCP)标准编写委员会,正式启动GNCP标准的编写工作。
医学冷链物流方面,进一步完善物流资质,塑造物流竞争力。推进平台转型升级,助力公司核心业务与协同公司下属子公司各类业务的开展。报告期内,金域达物流获得《高新企业技术认证》,成功续评《IS09001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荣获《中国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三十家重点企业》。此外,金域达物流成为国标《GB/T42186-2022医学检验生物样本冷链物流运作规范》试点企业。华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各资源联动,扩展生物医药产业业务,提高湾区生物医药药品的运转时效性。
司法鉴定业务、体检业务稳步发展。其中,广东金域司法鉴定所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现场复评审,获得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体检中心完成迁址工作,扩大了规模、增加了一条生产线,引进了CT、TCD、眼底摄影等项目,并实行了全新自动化体检流程,接待能力及客户满意度得到大大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发挥自身服务及网络优势,从节省医疗资源投入、提升地区疾病诊疗水平等维度,面向基层积极开展公益救助活动、“两癌”筛查、居民营养检测等民生业务,助力政府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其中,公司承接国家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国家2023年中国居民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项目、2023年肌肉骨髂疾病调查项目、2023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检测项目等,服务覆盖31个省市、近600万人次。
公司秉承“质量就是生命”的企业信条,坚守“追根究底”的质量文化,紧抓新质生产力建设关键,通过高质量发展,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为客户提供最佳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扎实推进检验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发展质量,积极践行“大质量”观。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公司率先将合规管理融入现有“一体化”管理体系,覆盖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安全、隐私信息管理等20余项国内外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目前公司检测报告可获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可,认证认可证书数量、获认可能力项次数、获认可学科数连续22年居行业领先地位。2023年,公司“健康哨兵五维质量管理模式”被收录在《21世纪中国质量管理最佳实践集萃》;金域医学30年质量经营哲学——《质量就是生命》成功出版,并入选“21世纪中国质量管理最佳实践系列丛书”,成为国内医学检测行业唯一代表。
公司坚持以临床和疾病为导向,从临床诊疗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临床难点、痛点问题切入,提供齐全、适宜的临床检验产品。
公司立足临床需求,紧跟国际医检技术前沿,前瞻性引进新的技术,目前已拥有超过84类检验技术,组建了国际一流的临床基因组检测中心、临床质谱检测中心、病理诊断中心、临床感染检测中心等。同时,围绕核心疾病领域365在线平台,依托公司多技术平台及整合能力,持续推出符合临床需求的创新检验项目与解决方案,助力精准诊断。例如tNGS+微生物形态学、MetaCAP+病理学等多维技术的深度融合。
2023年公司结合各类疾病诊疗需要开发检测项目412项,总检测项目数超过4000项,已经建立了一个覆盖顶级医院至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生命周期、全疾病覆盖、全诊疗管理”的检测项目产品体系。
公司在内地及港澳地区已建立了49家医学实验室,并与合作伙伴共建了近800家实验室,覆盖全国31个省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司持续建设自有冷链物流网络,自建超2400个物流网点,服务网络延伸至乡镇和社区一级,为超过23000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同时,依托数字化转型工作,公司不断丰富线上服务,已实现对全国超过44万名医生提供线上服务,并持续进行线上线下服务的深度整合。
公司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在常规客户服务的基础上,深入客户现场,建立跨学科、多技术的协作平台,并参与MDT团队会诊,以提供更为贴近临床需求的咨询。持续升级迭代客户全旅程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KMC),提供24小时无间断客服、极速电子报告单等多种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
公司积极提升冷链物流服务效率与质量,公司通过与南航、中铁等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联合陆运、铁路、航空和水运等多种运输渠道,精准优化生物样本的运输和处理速度;主笔起草并发布了国家标准《医学检验生物样本冷链物流运作规范》,有效指导相关方开展规范化的冷链物流运作管理;建设数字化可视化流程监控系统,实现生物样本运输的智能实时跟踪,物流运输全流程透明化。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作为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自2020年率先开展数字化转型规划及落地实施工作,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其应用方向开展了全面布局。公司致力于实现“以疾病诊断和健康服务为中心,数据和技术驱动全面智能化,让医疗与健康服务更精准、便捷、普惠”的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医检4.0”愿景,并以业务数字化、数字化业务、数据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为三大抓手,坚定推进“三大价值链,六大端到端场景”建设。根据战略规划,公司稳步推进多项数字化项目实施,不断深化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客户全旅程一站式平台
(KMC)管理、数据治理等多个板块的建设,在营销数字化、实验室数字化、物流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以及信息安全与数据基础建设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公司围绕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知识图谱及多模态多组学等三大技术能力,重点攻关医检AI大模型建设。加快推动大样本、大数据在临床研究、医检技术创新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脚步;连续两年举办“域见杯”医检人工智能开发者大赛,并推出临床检验与病理诊断AI开放创新平台,持续深化AI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的研究与探索;启动实验室各学科数字化全流程解决方案探索,开发推出自动化分拣机、Smart-eyes宫颈癌智慧筛查工作站等自动化应用,并落地推广流式及分子智能诊断PCR等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等。
公司以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三链”融合的创新发展为指引,秉承“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市场化”的理念,采用“自主、协同、开放”的创新模式,致力于打造具有领先优势的“检验+”创新生态圈。
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模式多样。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医学检测技术与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及荣誉资质,形成了体系健全,功能强大的高水平医学检验诊断技术创新体系。在多年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力度。积极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拓展创新网络,打造产业生态。持续拓展与大型三甲医院、科研院所、高校及上游伙伴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合作,已形成联合科技攻关、共建研发平台、组建/参与专科联盟协作、成果转移转化、联合人才培养及创新企业投资孵化六大金域特色产学研合作模式,合作机构数量超190家,持续巩固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引领地位。
创新活动丰富,创新成果丰硕。公司自2019年以来持续开展“全员创新、全链创新”活动,创新氛围愈发浓厚,创新骨干、标杆成果和优秀创新集体不断涌现。创新成果不仅在公司内部进行广泛推广应用,还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级赛事,共获各类奖项41项。推动标准化工作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落地实施,积极在病理诊断、医学检验(LDT)、数字化、冷链物流和认证认可等领域拓展并牵头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等的标准转化及应用。
为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公司持续夯实人才基石,不断完善和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管理干部和高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搭建了具有国际化视野、多元化综合能力、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池梯队,形成了老中青搭配、产学研结合、管理和技术双通道发展的人才队伍体系。2023年引进约300名硕博人才,涵盖临床服务、数字化、研发、检验技术等关键岗位,其中包括近20名具有海外背景和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公司深入推进“医检4.0”数字化转型战略,建立了超过150人的专业数字化团队。此外,公司内部也不断迭代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从初入职场的培训生项目、到干部梯队的三长项目(覆盖1800+人次)、再到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海外学习项目(新加坡国立大学12人、明尼苏达大学1人、香港中文大学1人)等,让人才培养形成完整闭环。同时开设了战略性重点工作相关的培训课程,围绕公司战略需求开展三级医院、精准共建、数字化、项目管理等重点人才的培育。此外,深挖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潜力,满足员工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形成良好的内部学习氛围,为公司战略落地和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39,627,901.45元,同比减少44.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3,382,149.84元,同比减少86.53%。
当前,在人民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及国家深化医改政策不断推进下,ICL行业增长势头依然强劲。然而,过去数年的快速扩张和医疗改革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及运营模式提出新的挑战,行业正处于转型与变革的关键时期。
行业内,依然是大型、连锁型、综合型医学检验集团为主导,多样化的中小型和专科型实验室百花齐放,金域医学、迪安诊断300244)和艾迪康占据了市场前三。同时,一些顶尖医院、IVD厂家,利用自身在各自领域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通过自建或与ICL企业合资合作等形式,进入ICL行业,但一些未形成规模效应及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在谋求转型与退出。
(1)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增加。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改革、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及区域均衡布局,正在对检验服务的质量、效率、成本提出更高要求,使得医疗机构在寻求第三方医检服务时,在关注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本效益,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规模效应将愈发明显。大型第三方医疗机构在通过对检验流程的优化、技术设备的升级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投入,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检验结果,满足医疗机构和患者对检验服务质量要求的同时,还通过规模化采购、集中化生产等措施提升成本竞争力。
(2)服务网络持续下沉。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改革、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及区域均衡布局成为工作重点。在此背景下,建设区域实验室、区域检验中心/病理中心及依靠广阔的物流网络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医疗机构(县、镇、村),助力基层医务人员诊疗能力的提升,有效降低基层百姓就医成本,助力推动“大病不出县”的分级诊疗,将是第三方医检企业的重要任务。
(3)创新驱动快速发展。随着生物医药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资本的推动,各疾病诊断的领域涌现出众多的竞争参与者。未来,我们预期将有更多与临床实践相适应的产品不断推出,这些产品不仅解决临床诊断难题,也能满足临床多元需求。
(4)数智化+医检引领行业新风向。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加速在医检领域的应用。一方面,通过数据治理及数字化技术驱动产品、服务履约、资产耗材管理等链条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实现医检服务的全程智能化,提升内部运营与客户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生物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创新服务模式,改善客户体验,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崛起,AI在样本、数据及知识沉淀方面的应用将越来越火热。
公司始终以“健康哨兵,追求人类健康美好生活”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医检产业集团。在“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集团一盘棋”三大战略指导思想的引领下,面向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承“坚持长期主义和坚持创新”两大发展理念,坚持医检主航道,全面拥抱数智化转型时代。
1.坚持医检主航道。公司始终坚持医检业务主航道,以第三方医检业务为主营业务,以客户为中心,以临床和疾病为导向,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客户体验,持续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未来,公司将继续强化多学科建设、整合多技术平台及研发与转化能力,加强产品创新,为临床提供更多符合临床应用场景的适宜产品。聚焦临床痛点、难点,依托公司大平台、大网络、大样本、大数据等核心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与医院、高校、科研院所、上游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打造更多的创新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公司未来将持续丰富线上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服务。同时,加快AI+医学检验的探索,训练具有行业特色的多模态大模型,整合现有数智化成果,改善临床服务体验。
此外,公司依托集团一盘棋统筹机制及运营管理体系,持续推进产能中心布局,抓好精细化管理,逐步实现集约化、自动化和智慧化生产,进一步提质增效。
2.深化数智化转型。进一步推动多场景应用落地,以“推进数据治理,推进业务线上化和业务透明化,推进大模型的学习、探索和应用”为三大重要抓手,深挖人工智能技术与业务相结合的落地场景,提供具有金域特色的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持续推进数据治理,打牢数据基础。公司深耕行业近30年,积累了海量检验检测和运营管理数据,汇集了医学和运营领域的专家资源,持续进行客户、产品、检测项目、组织四大主数据的标准化管理,驱动金域数据资产化,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作奠定数据基础。
进一步推动业务线上化和业务透明化,提升运营效率。公司通过大服务、CRM、数字化供应链等公司重点项目的建设,明确了业务流程。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把业务线上化推广到日常工作管理中,并运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工具进行赋能,确保业务的透明性和流程的畅通。同时,我们将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对公司运营状况进行测量、分析和改进,以实现公司数字化运营管理,提升决策效率。
加快大模型的学习、探索和应用,增强核心竞争力。公司将聚焦以数据和知识为驱动,以AI技术为支撑的差异化服务体系搭建,以医检行业多模态大模型为技术抓手,在行业内先行探索大模型助力医检服务全流程的整体解决方案。对内,金域大模型将充当“AI实验室管家”的角色,整合现有的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以智能体的方式革新内部服务及应用组织方式,将AI技术沉淀到业务流程中,实现以数据为驱动的降本增效。对外,金域大模型将充当“AI医检咨询师”的角色,充分利用当前大语言模型的理解与对话能力,结合金域自身的医检专业知识积淀,为医生及患者提供更贴心的差异化定制服务,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和改善客户体验。
3.以投资和协同开放创新,驱动产业生态构建。公司一直致力于构建“医检+”生态圈,协同更多的上下游伙伴不断创新,推动行业发展。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与国内外高校、医院等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新产品开发;与产业链上游企业协同创新,加强创新应用开发;与国内外人工智能公司共创数字化场景,推动数智化检验项目的应用落地。
2024年,公司将继续通过脚踏实地的企业内涵建设,不断打造渠道力、产品力、服务力和数字力,构建行稳致远的核心能力。
一是切实转变思维意识,进一步推动公司变革发展。树立“变革思维”、“长期主义思维”、“全面经营思维”。敢于创新,从实践中找到突破口;坚持金域底层的价值观、发展观始终如一,强调战略牵引、结果导向、横纵拉通,实现行稳致远。
二是围绕“多快好省”,进一步提升对接客户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全成本运营提升效率,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转型。从营销、物流、实验室、供应、人力等各个方面着手,推进全成本运营,提质增效;持续推进产能中心布局,实现规模化生产;推动批量集中使用全自动化设备,提升集约化效应。同时,通过新产品特别是爆款产品的打造,投标能力构建,产学研合作,以及临床咨询、TAT和罕见病诊断、数字化等差异化服务,推进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三是进一步打造具有金域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发挥好金域产学研合作的“一个核心优势”:大平台、大网络、大样本、大数据等核心资源优势,紧扣两个“融合”:以生物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为方向,以与医院、高校、科研院所、上游企业的深度合作为抓手,进一步加大金域特色产学研的模式创新及推广力度。
四是深化数智化转型,进一步推动多场景应用落地。首先,盘活金域数据资产,坚定不移推进数据治理;其次,通过流程建设、数字化工具支持,推进业务线上化和业务透明化,实现数字化运营管理;同时,广泛开放通用大模型应用,加紧专业知识体系的建设,打造可用于大模型训练的知识库或知识图谱,提升工作效率、改善客户体验。
五是进一步提升干部素质,大力培养复合型干部和人才,完善干部管理体系。通过人员轮岗、临时项目组抽调等各种方式,加大复合型干部和人才的培养力度。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干部的盘点、选拔、培养、任用、考核等闭环管理,逐步形成系统化的干部梯队。
六是进一步加强廉洁和合规工作。合规经营是2024年战略重点工作,通过建立系统性风控体系,营造健康、稳定、有序的经营发展环境;同时,以干部为表率,强化落实廉洁的工作作风,扎实、有效地抓好风险防范工作。
七是深化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凝聚发展合力。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优势,以“善-和”文化为支撑,持续推进“红色哨兵”党建模式,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扎扎实实的步伐奋勇前进、砥砺前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金域力量。
1.政策风险。国内医药卫体制改革持续深化,集中带量采购、DRG、DIP、技耗分离等政策深入推进,检测服务价格进一步下调。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双中心”建设,以及医共体、医联体建设持续推进,对ICL的产品研发、服务、效率等的准入要求更高。同时,医疗监管趋严,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逐步加强,LDT试点政策等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多个维度的政策叠加、集成、传导,将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
2.市场风险。近期受经济增长承压、老龄化、少子化等影响,后疫情时期的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检测时效、质量、价格、个性化服务等因素成为竞争的焦点。从业机构如不能实现业务格局重构、商业模式更新、技术突破,将囿于存量竞争,难以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3.质量风险。医学检验样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受采样局限、采样误差、试剂质量或敏感性、操作因素、环境因素、患者状态等较多因素影响,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即便严格执行科学严谨的质量控制管理,仍无法完全排除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医学检验作为临床诊疗的重要支撑,医学检验结果的差错可能对患者后续的诊疗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可能带来的医疗纠纷,可能会对公司的市场声誉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使行业的公信力受到损害。
4.技术风险。选择合适的技术,研发出更实用、更能解决临床痛点的检测项目,为临床提供更具有竞争力的诊断产品,仍是ICL的首要任务。同时,AI、大模型等技术与医检技术融合,技术形态、商业模式和行业格局可能出现颠覆性的改变。如未提前布局、抢占有利生态位,或将面临发展失速,影响可持续发展。
5、资金风险。从行业来看,业务的应收回款普遍不及预期,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同时因行业试剂贸易和共建业务占比提升,回款天数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如未能有效管理回款,可能带来一定的资金风险。
中国黄金协会:一季度中国金条及金币消费106.323吨,同比增长26.77%
中国黄金协会:一季度中国金条及金币消费106.323吨,同比增长26.77%
已有374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3.06亿股,占流通A股65.78%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2.18元。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